提款卡、密碼一交出,帳戶竟成洗錢工具!

一名陳姓女子因為一時的經濟壓力,誤信了網路上的「快速貸款」廣告,結果不僅沒借到錢,反而惹上官司,被法院判處拘役50日!這起事件 ( 中地方法院 113 年度金易字第 97 號刑事判決 ) 告訴我們,網路世界陷阱重重,尤其是涉及到金錢交易的時候,更要小心謹慎,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陳女透過通訊軟體LINE認識了一名自稱「曾小斌」的男子,曾男向她保證可以幫她快速辦理50萬元的貸款,但前提是要提供名下銀行的提款卡和密碼幫她美化帳戶。

幾天後,陳女的帳戶被發現有不明的金流進出,警方接獲報案後展開調查,並將案件移送檢察官偵辦。檢方認為陳姓女子的行為涉及洗錢防制法,因此對她提起了公訴。

法院審理後,認定陳姓女子的行為觸犯了洗錢防制法第22條第3項第1款的「期約對價提供帳戶罪」,判處拘役50日,得易科罰金。也就是說,陳姓女子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洗錢的行為,但她因為答應以提供帳戶來換取貸款的機會,就已經構成了犯罪。

洗錢防制法第22條明文禁止任何人將自己的帳戶提供給他人使用,更何況是為了換取利益。法律規定,正常的貸款程序只需要提供帳戶資訊作為匯款用途,根本不需要交付提款卡和密碼。陳女身為一個年過五十、具有專科學歷,且有過貸款經驗的人,應該很清楚這點,但她卻仍然選擇將重要的帳戶資料交給陌生人,法院因此認定她具有犯罪的故意。

法院在量刑時,也考量到陳姓女子是因為經濟壓力才犯案,屬於「情有可原」的情況。但法律就是法律,違法就是違法,即使有再多的理由,也不能作為脫罪的藉口。加上陳姓女子在庭審中否認犯行,沒有表現出悔意,也對量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這起案件,無論是對像陳姓女子這樣的被告,或是其他可能成為類似案件的被害人來說,都凸顯了案件發生後尋求法律諮詢的重要性。很多人在事情發生後才驚覺事態嚴重,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時候,專業律師的協助就至關重要。

對被告來說,一旦被捲入這類案件,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靜下來,盡快尋求律師的協助。律師可以做的事情包括:

釐清案情,分析法律責任

律師會仔細了解案情,分析被告可能觸犯的罪名和相關的法律責任,讓被告對自己面臨的情況有更清楚的認識。

擬定辯護策略,爭取最有利的結果

律師會根據案情,為被告擬定最佳的辯護策略,例如爭取減刑、緩刑或易科罰金等,盡力維護被告的權益。

協助與檢察官或法官溝通

律師可以作為被告與檢察官或法官之間的溝通橋樑,協助被告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立場,爭取更公平的對待。

雖然本案的重點是被告的法律責任,但我們也要從中學習教訓,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如果你也正為了錢的事情煩惱,看到網路上那些「快速貸款」、「輕鬆借貸」的廣告,千萬要提高警覺!記住以下幾點:

正常的貸款程序不需要提供提款卡和密碼

任何要求你提供這些重要資料的貸款機構或個人,都非常可疑!

不要輕易相信網路上的陌生人

網路世界真假難辨,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念或急迫,就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遇到可疑情況,務必向專業人士諮詢

如果你對任何貸款或金融交易有疑問,最好先向銀行或專業的法律人士諮詢,確認其合法性,以免受騙上當。

本案中,陳女因為一時的經濟壓力,誤信了不實的貸款資訊,不僅沒有解決財務問題,反而讓自己背上了官司,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面對金錢誘惑時,務必保持冷靜和理智,切勿輕易相信網路上的陌生人或來路不明的廣告。尤其是在涉及個人金融帳戶和密碼等重要資訊時,更要提高警覺,謹慎處理。若不幸遇到類似情況,或對法律有任何疑問,務必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才能保障自身權益,避免讓自己後悔莫及。網路世界陷阱多,多一分謹慎,就少一分風險。保護自己,從提高警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