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強制調解的11種民事事件
編號 | 說明 |
---|---|
1 | 不動產所有人或地上權人或其他利用不動產之人相互間因相鄰關係發生爭執者。 |
2 | 因定不動產之界線或設置界標發生爭執者。 |
3 | 不動產共有人間因共有物之管理、處分或分割發生爭執者。 |
4 | 建築物區分所有人或利用人相互間因建築物或其共同部分之管理發生爭執者。 |
5 | 因增加或減免不動產之租金或地租發生爭執者。 |
6 | 因定地上權之期間、範圍、地租發生爭執者。 |
7 | 因道路交通事故或醫療糾紛發生爭執者。 |
8 | 雇用人與受雇人間因僱傭契約發生爭執者。 |
9 | 合夥人間或隱名合夥人與出名營業人間因合夥發生爭執者。 |
10 | 配偶、直系親屬、四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姻親、家長或家屬相互間因財產權發生爭執者。 |
11 | 其他因財產權發生爭執,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者。 |
當決定要用打官司的方式來解決民事糾紛時,通常想到的就是直接到法院告對方。但不是所有的事情您想要提告就可以馬上告的,法律其實有規定,有些民事事件在起訴之前,要先經過法院調解。本文將幫助您理解強制調解的概念、適用範圍及其例外情況。
📎什麼是強制調解?
強制調解是一種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要求某些當事人間關係單純、事件性質簡易的民事爭端,在正式進入法院訴訟前,必須先嘗試通過調解來解決。這個過程涉及雙方在中立調解人的協助下,尋求達成和解的可能性。
📎哪些事件需要強制調解?
- 不動產所有人或地上權人或其他利用不動產之人相互間因相鄰關係發生爭執者。例如確認通行權。
- 因定不動產之界線或設置界標發生爭執者。例如確認經界。
- 不動產共有人間因共有物之管理、處分或分割發生爭執者。例如分割共有物。
- 建築物區分所有人或利用人相互間因建築物或其共同部分之管理發生爭執者。
- 因增加或減免不動產之租金或地租發生爭執者。
- 因定地上權之期間、範圍、地租發生爭執者。
- 因道路交通事故或醫療糾紛發生爭執者。例如因為車禍所造成的損害賠償。
- 雇用人與受雇人間因僱傭契約發生爭執者。
- 合夥人間或隱名合夥人與出名營業人間因合夥發生爭執者。
- 配偶、直系親屬、四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姻親、家長或家屬相互間因財產權發生爭執者。
- 其他因財產權發生爭執,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者。
這些事件如果提起訴訟,不管是當事人或是法院,要花費的時間、人力和支出,跟當事人想要請求或爭取的金額對比,實在是不符成本,所以希望藉由調解程序來解決紛爭,避免進入漫長又複雜的訴訟程序,當事人可以盡快解決問題,法院則可以不要累積太多的案件。
📎強制調解的例外情況
上面舉出的事件雖然都需要先經過強制調解,但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形,可以直接進入審判程序:
- 依法律關係之性質,當事人之狀況或其他情事可認為不能調解或顯無調解必要或調解顯無成立之望者。
- 經其他法定調解機關調解未成立者。
- 因票據發生爭執者。
- 係提起反訴者。
- 送達於他造之通知書,應為公示送達或於外國為送達者。
- 金融機構因消費借貸契約或信用卡契約有所請求者。因為這種通常都是債務人已經有心要躲銀行了,不太可能還會現身在法院調解室,所以強制調解人不出現,也得不到任何效果。
如果您有這些事由,提起訴訟時記得在訴狀內說明自己有這些例外情況,可以不經過強制調解而直接起訴,並附上相關證據。如果您不具有這些例外情形,沒有聲請調解卻直接提起訴訟的話,您的提起訴訟就會被當作是聲請調解。
📎結語
認識哪些民事事件是屬於強制調解事件,可以讓您在提起民事訴訟時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不僅有助於快速解決問題,還能避免花錢花時間的法律訴訟。如果您正面臨可能需要強制調解的糾紛,或對此流程有任何疑問,歡迎利用我們專業的法律協助尋找解答。
📎您可能還喜歡這篇文章
法律諮詢相關問題
-
請律師陪同去調解有什麼好處?
請律師陪同參加調解程序有以下幾個好處:
1.專業法律知識:
律師可提供專業的法律建議,幫助您更好地理解法律問題和權益。
2.有效溝通:
律師能夠代表您清晰地表達您的立場和需求,並有效地與對方或調解委員溝通。
3.策略規劃:
律師可以協助制定策略,以達到最佳的和解結果。
4.情感支持:
在可能緊張或情緒化的情況下,律師的陪同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心感。
5.避免不利協議:
律師能夠識別並防止對您不利或不公平的和解條件。總而言之,律師的陪同不僅能提升您在調解過程中的法律地位,還能幫助您達成一個更為合理和有利的解決方案。
-
調解過程中,我需要注意什麼?
在調解過程中,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確保您對案件的所有細節都有充分了解,並準備好相關的文件和證據。
2.即使討論可能變得激烈,也應保持冷靜和尊重。
3.明確且直接地表達您的立場、需求和期望。
3.傾聽對方的觀點,並願意進行建設性的對話。
4.專注於尋找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
5.了解調解的流程,遵循調解委員的指導和規則。
6.了解調解過程通常是保密的,不應在外界隨意討論過程中的細節。
7.如有需要,請律師或其他專業人士協助,尤其在法律或技術性問題上。